“笔趣小说”最新网址:http://www.bbbqu.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小说 > 玄幻魔法 > 女皇的后宫三千 > 062 隆中乔氏

062 隆中乔氏(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司慕涵见了官锦候在外边之时心里还是有些出乎意料,她以为官锦在得知了亲人俱亡之后至少需要一段时间接受,然而这方才过了两日,他便找上她了。

官锦虽然穿着得体,然而脸色却比那晚司慕涵在清思殿见到他之时更加的憔悴,整个人也是比之前消瘦了不少。

他的眸中没有泪水,然而却是眼珠子却是布满了血丝,想必是睡眠极少的缘故。

此时,他的身上还散发出了一阵淡淡却让人不禁心酸的悲伤。

“锦参见陛下。”官锦见司慕涵回来,便上前行礼。

司慕涵看了看他,“平身。”

官锦依言站起,随后抬头看着司慕涵,“锦想知道所有事情,还望陛下如实告知。”他的声音虽然不重,然而却带着义无反顾的决然。

司慕涵蹙了蹙眉,“随朕进来吧。”

官锦双手紧握了一下,随后垂头跟在了司慕涵的身后。

御书房旁的暖阁

司慕涵坐在了窗前的暖榻上,端着宫侍奉上的热茶喝了口,随后方才抬头看向官锦,缓缓地道:“你真的想知道?”

“是!”官锦干净利落地说出了这个字,那双不满血丝的眼眸当中随后蒙上了一层凄厉的悲伤,“母亲父亲不在而身为儿子的我却居然将这些事情给忘了,锦若是再不弄清楚,便不配为人子,甚至不配为人!”

司慕涵垂了垂眼帘,“既然你这是你的决定,朕也尊重你的决定。”

官锦哽咽一声,“谢陛下……”

“你先坐下吧。”司慕涵缓缓地道。

官锦没有推辞便坐了下来,一双眼睛盯着司慕涵,里边有着焦急,也有着悲痛。

司慕涵凝了凝神,“其实朕所知道的也是不多……也就是一年前朕在……”她的话忽然间停了下来没有继续下去,反而是抬头深深凝视着官锦。

官锦原本便是憔悴的面容此时见了司慕涵这般眼神,更是多添了一抹脆弱,“陛下……”

她为何这般看着他?

那些事情便这般无法说出口吗?

母亲到底为什么会死?

父亲为何会出事?

官锦不在乎官家的其他人,因为在他的记忆当中,官家内,除了他的母亲之外,其他的官家人都是明着笑脸暗着算计,因为他们看不起父亲孤儿的出身!

在听闻官家所有人都死了之时,官锦也只是震惊,没有多余的伤感,然而他的母亲和父亲却不一样,这几乎将他给击垮了!

在这两日的时间中,官锦曾经想过便这般随着他们而去算了,然而心里却因为有着太多的疑惑,若是不解开,他便是死也不会安心的!

官家的人都死了,而他却进了宫,成了众人眼中永熙帝的未来君侍,能够造成这个后果的,那这件事绝对不简单!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或者……

是谁害了官家?!

官锦盯着司慕涵,双手死死地握成了拳头,难道是……她吗?

若真的是有人害官家,那这个人的权势定然不低,而有这般权势的人,大周朝便也就那般几个,而最有可能的人便是……

不会的!

官锦压下了心中的颤抖,若是她害了官家,那她为何要留他在身边?!

司慕涵本是想从在弱水三千楼初见官锦说起,然而如今他失去了挚爱的双亲,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已然是悲痛欲绝了,若是他再知晓自己曾经在青楼中当过妓子,那对他而言便更是雪上加霜,或许是方才和程氏分别,她的心情还未缓过来,便也无法如同之前那般冷漠地对待官锦这事,除此之外,她还想起了之前官锦在安王府中自尽一事,若是他知晓了一切事情难保他不会再做出这等事情来,而这却不是她乐见的。

父君临终之前虽未曾说什么,然而她却知道,他还是希望官锦能够好好过日子的,况且,官文舒的事情,她始终是有多亏欠,还有如今官锦成了这般样子,亦是因为救父君之缘故。

司慕涵不想在这件事情上做的太绝。

“事情便从朕奉先帝旨意前去西南巡防开始说起吧……”司慕涵最终还是砍掉在弱水三千楼内初见官锦这事情,从临淮城将军府中那接风晚宴开始讲起。

而除了砍去了那段记忆之后,司慕涵便没有再隐瞒官锦任何,包括她请官文舒指正平王一事,便是知道他知晓了这件事许是会恨她,她还是未曾隐瞒。

而整个过程当中,官锦便像是傻了一般,只是盯着司慕涵看。

司慕涵仿若没有看见官锦的神态,语气平淡而缓和地将所有的事情说完,将所有的事情说完了之后,便补了最后一句,“朕知道的便是这些,至于你母亲和你父亲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朕也不清楚,因而不方便说些什么,不过你母亲对朕有恩,临终之前也托付朕要好生照顾你,朕答应了便会做到,往后你的生活朕都会安排好,若是你愿意留在宫中便留下,至于是否成朕的君侍,也在你,若是你不愿意留在宫中,朕也可以另作安排。”

官锦还是没有从震惊中回过神来,那张本就苍白的面容此时更是没有丝毫的血色。

司慕涵知道这些对于官锦来说不亚于晴天霹雳,因而对他此时的反应没有多大的惊讶,只是为了防止他做出什么傻事来,却还是劝了几句,“虽然朕不知道你母亲为何这般对待你父亲与你,然而朕却看得出来,你母亲是极为的关心你的,否则便不会让朕照顾你,朕也相信,她对你父亲也是情深,否则便不会在狱中自尽身亡随你父亲而去。”

除了弱水三千楼的事情之外,司慕涵最终还隐瞒了一件事。

那便是那日官锦在观星殿中激动之下对雪暖汐说出他父亲曾经遭人凌辱一事。

她不知道这件事是真是假,因而没有说出。

只是如今想了想,却也是有可能。

一个男子领着年幼的儿子在外,由西南边陲流落至京城,便是真的遇上了这些事情,却也并不算是奇怪。

官锦在司慕涵说完了这番话之后,也终于有了反应,然而却是猛然从椅子上站起,随即便转身疯了一般往外跑去。

司慕涵见状也站起了身来,本是想跟上去的,然而想了想,却还是停了下来,只是唤来了外边的宫侍和侍卫,让他们追上去看看,且吩咐只要官锦不做傻事,便不必插手。

得知这般事情,他需要的是发泄。

而司慕涵所担心的事情也并没有发生,当日官锦跑出了御书房之后便一直疯了一般在宫道上胡乱跑着,直到最后跑累了便趴在了宫墙上哭着,声音凄厉而悲伤,那哭声几乎便是常年呆在宫中见惯了宫中黑暗之人却也听的心酸。

官锦的这般行为自然是引起了后宫众人的注意,然而因为有了司慕涵的吩咐,当日并没有并没有人上前打断官锦的发泄。

他便一直这般哭着,直到声嘶力竭昏厥了过去,奉着司慕涵旨意跟在后边的宫侍和侍卫方才将他送回了清思殿。

宣御医诊治过后,便说是刺激过度,并无大碍。

雪暖汐自然是很快便知道了官锦的事情,原本他还以为官锦这般难过是因为司慕涵对他说了什么绝情的话,后来方才从司慕涵的口中得知了实情,又从宫侍的口中得知了官锦那日的惨象,倒也生出了几分同情,因而在司慕涵让他多注意一些官锦,莫要让他做出傻事之后,也爽快地同意了,倒是少有的未曾吃醋,不过除了可怜官锦之外,却也是看得出来,司慕涵对官锦也仅仅只是如他一般同情而已,除了应了司慕涵的吩咐多注意官锦之外,未免宫中对于官锦哭诉一事妄加猜测而引得后宫不宁,当日他便下了命令,不许后宫众人议论此事,最后倒也未曾生出多大的事情来。

蒙斯醉从雪暖汐的口中得知了官锦的事情,轻叹了一声,却也没说什么,只是还是派人送了一切补身的药材过去。

水墨笑从九儿的口中得知了官锦从交泰殿跑出来之后伤心欲绝地哭泣这事,却也只是冷冷一笑,便搁下了,没有落井下石,倒也不是他心软放过官锦,而是此时他根本便没有心思来理会官锦,此时他的心思都在司慕涵的身上。

因为他得知了程氏被送出宫了!

水墨笑猜出了程氏的身份,原本见司慕涵不认程氏已然是心寒和忧心不已,如今见司慕涵居然连让程氏呆在皇宫当中奉养都不愿意而选择将人送走更是冷彻心扉。

他没有想到司慕涵的居然可以绝情至此!

蜀羽之依旧深居简出的对宫中的一切事情都不加注意只是安静地做着那些衣裳,不过天气好的事情却也会走出屋子在听雨殿内的回廊走走。

而官锦自醒来之后,虽然依旧沉浸在悲伤当中,然而却也未曾有做出自尽那等伤害自己的事情来,最后也只是每日呆在房中发呆而已。

司慕涵见官锦没有伤害自己便也将这件事放下了,将心思放回了朝政之上。

三月初,新设立不久的太学院闹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只是永熙帝却因为这件事情而降了旨意斥责,也因为这般,让原本并不引人注目的太学院成为了京城新一个的热门话题。

事情原本便很简单。

便是学院当中学子们的打闹罢了。

虽然读书之人若起冲突有辱斯文,然而这学子亦是人,若出打闹一事,却也并非罪大恶极。

事情的经过是这般,当日学院当中的一个教授史学的院士布置了一份题目让众人就这一题目写一篇文章,且言明文章写的最好的便会将其呈给永熙帝亲阅。

众人听了这个自然是想尽了方法将文章写好。

然既然言明最好的方才能够得此殊荣,那最后便只有一人。

原本这是公平竞争之事,没有什么好起冲突的,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最后得到这殊荣之人却是出身寒门,而且据说那学子的母亲还是一个连字都不懂的再青楼当中当卑贱下人的。

原本这也并没什么,只是开年之后,太学院中派别之风越发的厉害,寒门学子与名门学子之间甚至有种老死不相往来之感,只是平日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冲突,便一直僵持着,可是如今,难得有机会得到永熙帝的赏识,但是最后却被一个她们看不起的人给得了,那些名门学子几乎是气红了眼睛,纷纷质疑那学子是否作弊,而寒门出身的学子听了这话,自然是勃然大怒,便争锋相对地反驳,便说那些名门出身的学子不过是靠着家里的关系进来的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不但没有真才实学却还眼红她们。

这些原本不过是孩子般的争吵,然而因为各自的观念不同,也正是因为她们都是些未曾成年的孩子,便这般一来二去的,再加之原本两帮人便势成水火,最终大打了出手。

而这般一开打,双方几乎将这些日子挤压在心中的怨气都给发作了出来,便是连太学院中的先生下人等都阻拦不得,几乎将史学堂给砸了。

最好还是太学院院长让人去顺天府请了顺天府尹领着衙役过来方才震了下来。

惊动了顺天府尹,事情自然是传开了。

而永熙帝得知了这件事之后,便下旨斥责了太学院以及那些闹事的学子。

而朝中有孩子在太学院中的大臣便也是隐晦地向永熙帝求了情,也顺带将责任推到了那些毫无背景的寒门学子身上,甚至提及了其中必定是有不公,孩子们放才会闹成这般。

永熙帝听了这些并没有动怒而是让太学院院长雪千醒领着那得了头名的孩子领到了正宣殿上,便在早朝之上当中一众大臣的面亲自考了那孩子。

虽然那孩子的表现及不上参与科考之人,然而她的表现却是让在场的所有大臣无话可以。

什么叫做真才实学,这便是!

永熙帝面对一众沉默的大臣,冷冷地道。

便也是因为这件事,永熙帝还当朝下了一道口谕,往后不管是太学院中还是朝堂之上,她便只认才干学识,不论出身,只要有真才实学她便会重用,若是没有才干之人,那便是她出身世家名门,甚至皇家,也没有资格站在朝堂之上!

这一口谕在朝野内外掀起了一番不小的风波。

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永熙帝下旨赏了那得了头名的孩子,虽然没有再斥责于那些名门出身的学子,然而这已经是打了众多名门世家的脸,也是给她们敲响了警钟。

这场孩子之间的打闹最后以演化成了朝堂上的暗潮而结束。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创世至尊神系统 战神医婿 我在武道图书馆苟到无敌 混元修真录[重生] 重生之锦绣嫡谋 御天神帝 混沌天帝诀 全民进化时代 绝世医仙 我,万年锻体期老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