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小说”最新网址:http://www.bbbqu.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小说 > 历史军事 > 幸福的小农民 > 200. 正月走亲戚

200. 正月走亲戚(2 / 2)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春节即是大年初一,从零点开始算起。这个时间鞭炮齐鸣——出天荒,节日的欢乐笼罩了千家万户。

天一放亮,妇女们便笑呵呵地忙着煮饺子。煮时,有的地方要鸣放鞭炮,有的地方用芝麻秸烧火,意味着新的一年响响亮亮,节节增高。还要故意煮破几个,但不能说破,要说“挣”了,意在挣钱发财。

饺子还要多煮,意在年年有余。饺子煮好后,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君。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上几碗,意在人丁兴旺。

老年人常说,正月初一是新一年的开始,千万不能睡懒觉,如果谁家睡了懒觉,错过了,将预示着来年的日子过不前。

缘于这样的说法,虽然三十晚上守了整夜的人,但人们都没有一点睡意。

天还麻麻亮,孙刚便招呼几兄弟赶快起床,大年初一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给老祖宗上坟。孙刚几兄弟,带上瓜果酒肉,纸钱鞭炮,来到祖先的坟前祭拜。

大点儿的恭敬叩拜,年幼的马虎的点头,一行人说说笑笑,炮声震天,向先逝的老人报告家中安好。孙刚的大侄子对响声震天的炮仗既爱又怕,总是匆匆拜完便拉着他小姑姑—孙小雨的手躲去安全地带,却不肯离开。

回到家中,天也大亮了。孙爸在清扫院子里的鞭炮碎屑,孙妈也烧开了水,就等他们上坟回来后就下饺子。

吃过饺子,孙刚的任务就是先给村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舅舅拜年,然后去村里挨家挨户坐一会儿。

过年拜年走亲戚是流传了几千年的老习俗,走亲戚不仅使年的气氛更加浓重,同时也使人们的亲情更加深厚。

拜年是农村人很看重的一件事,早先拜年,是要下跪的,跪天地,跪祖宗,跪父母,跪长者。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里面包含了无尽的酸甜苦辣,在长者面前的这一跪,包含了太多的内容。现在这一跪拜礼日趋淡化成一种走访的礼节,即使在农村,也很少有磕头拜年的了。

说是拜年走亲戚,其实就是亲戚家拎着礼品上门,坐一会儿,也不会留下来吃饭。村里的其他邻居就空着手坐一会儿,意思一下。

儿时拜年的时候,会背着空笔趣小说去,用来装亲戚邻居给的水果和糖果。

比较亲一点的还给压岁钱,孙刚按照妈妈的吩咐死活不要,他们就硬装在衣服口袋里,当时孙刚当然心里偷着乐。

等到中午回家,再一五一十向妈妈汇报拜年结果,内容无非是哪几家的年已经拜到了,还有哪几家因为人不在没拜到,收了多少压岁钱,都是谁家给的,以便妈妈再找个机会,给人家的孩子还礼。

从初一开始,一家一家地互相走,走完了近亲走表亲,表叔表姑表舅表姨,舅姥爷姨奶奶,爱走亲戚的四辈五辈旁枝瓜蔓的亲戚都走,半个正月都不闲不着。

走亲戚积极性最高的还是孩子,年纪小的要跟着大人去,年纪大点的,就要担当起独自走亲戚的重任,代表父母给长者拜年。走亲戚先要学规矩。

走姑家姨家姥姥家等至亲,无论怎么样都没人笑话,而关系远一点的就不行了,一旦失了礼,就会留下笑柄。

过年走亲戚是不能空着手的,这是礼节。现在大都带烟酒水果或牛奶饮料之类,看长辈还要带点营养品。

亲戚多的,一天要串好几家,最后在一家吃饭。有道是穷怕亲戚富怕贼,穷人家自己吃饭都困难,招待亲戚就更难了,但谁也不愿背上个穷名,所以亲戚来了都是诚心挽留。

孙刚出去拜年,孙爸孙妈在家里,摆上茶果瓜子以及香烟,烧好炭火,这是给来拜年的人预备的,自已家要出去拜年,家里也会来人拜年,不能冷落了客人。

太阳刚升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穿上新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的,大规模的拜年开始了,整个村子里都是来来往往的拜年队伍,比赶集还热闹。

家里的老人不用出去,而是在家里等着接受年轻人来拜年。

该去的家庭是一个也不能落下的,落下就要出问题了。回到家里老人要逐一盘问都去了哪些人家,如有遗漏就要赶紧回访。还有意料之外的人来拜年了,也要回访。

在村子里过日子谁家不愿意把人际关系搞好啊。

一上午时间,孙刚都是在忙碌中度过,见人就要道声“新年好!”。

初一中午在孙刚大伯家吃的午饭,走亲戚都是上午,下午就是休闲时间,大家一起打打牌,聊聊天。

正月十五以前,男人们天天喝得兴奋,女人们每天忙得开心,而孩子们每天玩得过瘾。

直到把亲戚走完,备下的年货基本吃尽,摸着装满鸡鸭鱼肉的肚子,躺在床头才体会到一身的疲惫,回首正月的日子和浓浓的亲情,却也其乐融融。

……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乱世王者 龙王令:妃卿莫属 寒门枭士 神医小狂妃:皇叔,宠不停! 清穿之四爷宠妃 最强吕布之横扫千军 糙汉将军:夫人好鲜美 王的悍妃:女人别嚣张 邪帝强势宠:霸上毒医小狂后 特赦皇妃:夺情冷魅帝王